www.tmac.com.tw
 會員特區   關於我們   全臺據點   玩具/布書   查看購物車  
 
父母角色
一般教養
特殊教養
 科學達人
 
信箱
密碼
?忘記密碼∼
+立即加入
線上徵才
查看購物車
Q&A
講座活動
新書發表
活動花絮
APP 隱私權聲明
 








如何陪孩子面對貧富差距?|麥克DO科學-22
  
﹁媽媽,為什麼我們家的電視不是液晶電視,我們家很窮嗎?﹂當孩子感傷不如人時,其實正在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,如何解開孩子對貧富差距的困惑?如何讓孩子接受現實,在愛的國度裡,感覺自己是富有的?一起來探討!

從小學五年級開始,我就和朋友相約一起上學,其中一個朋友的爸爸是醫生,因此有許多日本的舶來品,如書包、文具、糖果,包裝非常漂亮,在我心目中,這些都是神聖的物品。第一次到她家時,她坐在餐桌旁,用高高的「玻璃杯」喝著牛奶,看來十分優雅,從此,我早上在家中用「飯碗」喝著牛奶時,就覺得自己好像少了些什麼。
當時有個同學住在山上,有一次,她請假在家裡照顧生病的媽媽,放學後,老師要我拿家庭作業給她。到了她家門口,只見到昏暗狹小的房子裡什麼都沒有,好可憐!我有些害怕,放下作業就趕緊離開了。過了幾天,她在教室裡面帶微笑、靜靜的畫著海報,具有美術障礙的我,很快就忘了之前的害怕,帶著崇拜的心情往她身邊靠近。

孩子對貧富差距的困惑
很多孩子也像年幼的我一樣,對於「富裕」和「貧窮」很敏感吧!有一位媽媽說孩子常問她:「為什麼我們家的車子不是VOLVO?我同學的爸爸都開大車來接他,我們都叫他大爺。」「以後你來接我,把車子停遠一點,我再去找你就好。」「為什麼我們家的電視不是液晶電視,我們家很窮嗎?」「什麼時候可以去迪士尼樂園?我們同學都去過好幾次了!」或是,孩子會因為同學有某個品牌的球鞋而想要有擁有高價位的鞋子等。
面對這些情況時,父母親常常會擔心:孩子會不會太愛慕虛榮?物質慾望太高、不知足、不知感恩、不懂得節省?如果父母也恰巧不滿意自己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,更會認為「孩子在批評我」、「孩子瞧不起我」、「我是個沒有用的人」。一怒之下,斥責、反駁的話自動出現:「你就是沒有這樣的命,認命吧!」「你那麼羨慕人家,你去做他家的孩子好了,不要叫我媽媽。」說到錢就傷感情,親子間也不例外。

協助孩子找到存在的價值
對孩子來說,「比較你家和我家誰有錢」,到底意味著什麼?以發展心理學來說,國小孩子正處於「發展自我」,並且為「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而活」的階段,「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?」「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嗎?」在一連串探索的過程中,孩子會先透過外在、具體的條件,例如:家裡的經濟、物質享受來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。例如:爸爸開名車就等於我開名車,自己走路也有風;耐吉的球鞋就等於麥克•喬丹,穿上它,籃球魔力就上身了。如此說來,小時候的我,「好像少了什麼」的感覺其實是自卑感發酵,不能肯定自我的價值,因此幻想只要用玻璃杯喝牛奶,醜小鴨就會變天鵝。

除去外在比較,回歸自我
自卑感是比較之下的產物,是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,我們是不是應該去除掉比較心態,匡正孩子的價值觀,減少他們的自卑感?含著金湯匙成長的孩子,在卸下「富裕」的外表後,還能肯定「自我的價值」嗎?無論在什麼樣環境中長大的人,都需要學習回歸自我,發展健康的生活態度,再次發現自己的重要性,不僅僅是由金錢、物質來界定,還有許多內在無形的寶藏守護著。
當孩子感傷不如人時,其實正在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,是學習如何處理羨慕的契機。父母的分享和接納,對孩子的「自我接受」具有示範功能。父母可以說:「你好希望我們家也有大電視,如果有的話,看電視就像在電影院一樣,真的很棒。」「如果媽媽也開BMW到學校接你,你就變成小公主了,小公主你好!」「我也好想出國,以後若有機會,我們要一起去旅行。」「以後你的家要怎麼布置呢?會不會有免治馬桶?我可不可以到你家度假?謝謝你要留一個房間給我住。」把孩子的心情當成他在述說他的夢想,有夢最美,希望相隨,更何況做白日夢,有時會有自我治療的效果。「至少,我的心情被爸媽了解了!」這分滿足,有助於孩子接受現實,在愛的國度裡,孩子的感覺是富有的!

肯定自己,坦率面對孩子
無論家中經濟如何,父母親要先能肯定自己:「提供孩子目前的生活,自己已經盡力了」,有如此的坦率心態,才能面對孩子,如:「爸爸媽媽因為……沒有辦法讓你過如你所願的生活實在很抱歉。如果,你想要過不一樣的日子,你可以更努力讀書,或學習一技之長,將來一定可以的。」父母能接受自己的現況,孩子會懂父母的苦衷,為自己的未來打拚。
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,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辛酸,例如:卡通《櫻桃小丸子》中的花輪少爺,他的父母都在國外工作,每天都自己一個人吃飯,學校運動會、園遊會其他同學都闔家光臨時,會不會有孤單的心情呢?很多忙於事業的父母會說:「我這麼辛苦還不是希望孩子有更好的生活?」也許是如此,但是對於需要父母陪伴的孩子來說,親子間能如何以質取勝,發展出親密的管道,讓孩子的心裡不覺空虛?如:每天通電話、傳簡訊、視訊、寫信、寫便利貼、一週有一天相處等,畢竟,童年只有一次,錯過了,就再也找不回來。不論貧富,有緣成為一家人,都要學習互相體恤,這分親情才是人世間的無價之寶。

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專長
貧與富是一種相對性的感受,我們容易看到自己沒有或渴望的東西,而看不到自己已經擁有和很棒的地方。相對於住在山上的同學,我的生活比較富裕,但是,在藝術的領域中,她卻是富有的,她一定是以自己的天賦為榮,才能不卑不亢的與同學相處,而吸引我們接近她。在成長過程中,孩子若能發現自己的專長、優勢,就比較不會光以外在物質條件來彰顯自我價值。像是好聽的聲音、可愛的笑容、善良的個性、會跑步(拼布、說笑話、打球……)、好的學業成就、勇敢的行為、堅持到底的毅力等,父母若能多鼓勵這些特質,就能引導孩子以多元的角度看待自我的價值。

開發孩子的內在寶藏
每個人都活在金錢的網中,如能「以有限的金錢,滿足無限的慾望」,錢將成為媒介,啟動孩子的成長而不是貪婪的心。有一個孩子很渴望一雙2500元的球鞋,但是媽媽每學期只給他1000元的預算買球鞋。後來母子協商,將當季的治裝費,還有每個月從零用錢存下的一些錢合併,並上拍賣網站搜尋,最後用較便宜的價錢買到了心目中的鞋款,孩子好快樂。媽媽對他說:「看你這麼高興,我也好高興,不過媽媽更高興的是,你長大了!一開始,你羨慕同學,常抱怨,後來你能自行安排、管理自己的金錢,還能等待、找方法,你真的很棒,你做到了!」如果孩子想要一雙球鞋,父母基於想讓他快樂,或彌補自己不能常陪伴的罪惡感,就買給他,孩子得到的就只是一雙鞋子;反之,孩子不但得到鞋子,更學習了分辨對自己來說:什麼是最珍貴、最想要的東西?還有如何計畫、安排的能力。當父母把注意力從金錢、慾望上移開,才能發現孩子身上看不見的內在寶藏∣自我節制、解決問題、等待能力等人格特質。
孩子能在生活中,累積屬於個人的內在寶藏,對於外在、物質慾望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少。當人能享受當下的經驗、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,他就是最富裕的人。當那一天來臨時,也許孩子已經老了,但是,這輩子就值得了!
上一則  42  下一則  
 
  回上一頁 Top  
 
 
線上徵才 | 查看購物車 | Q&A | 講座活動 | 新書發表 | 活動花絮 | APP 隱私權聲明
臺灣麥克集團 |11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258巷50號5樓 |統編 22459769
電話︰+886-2-87971168|傳真︰+886-2-87971169
Copyright 2012@Taiwan Mac Educational Co.,Ltd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.禁止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