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tmac.com.tw
 會員特區   關於我們   全臺據點   玩具/布書   查看購物車  
 
父母角色
一般教養
特殊教養
 科學達人
 
信箱
密碼
?忘記密碼∼
+立即加入
線上徵才
查看購物車
Q&A
講座活動
新書發表
活動花絮
APP 隱私權聲明
 








孩子玩電玩會變聰明嗎?撰文/王秀園 (腦神經訓練師)|麥克DO科學-27
  
現代父母除了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,更要注意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和資訊對腦的影響,以免成為孩子未來的絆腳石。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產品風暴,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玩電玩?是每個父母必須深思的問題。

以前的爸媽辛苦,現代父母更不輕鬆。舊時代的父母親只要能滿足孩子生理上吃喝拉撒睡,就有資格競選模範父母,但到了二十一世紀,除了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,還得關心對孩子的「教養」在未來到底會成為他們發展的助力,還是變成了阻力?除了腦神經科學家可以借助最新科技來一窺孩子腦內的變化,一般家長只好絞盡腦汁,努力推敲。

二十一世紀的新教養問題
一群媽媽正熱烈討論二十一世紀新產生的教養問題。
「我孩子一直吵著要玩最近新上市的線上遊戲,他說他班上幾乎每個同學都在玩,如果不讓他玩,那同學間就沒有交談的話題,會被排除在交友圈外。可是我曾看過一篇報導提到,玩線上遊戲會讓人像吸食毒品般容易上癮,沉迷得難以自拔。到底該不該讓他玩?」
「對啊!前一陣子,報章雜誌曾經報導過,國內一位醫師在從事電玩研究時發現,孩子沉迷在電玩中時,只用杏仁體的原始本能在運作,可是可以讓人們有思考競爭力的前額葉,卻一直沒有鍛鍊、運用,這是一個很大的危機和隱憂。但另一篇報導又說,電玩可以培養出孩子的領導力,到底電玩會把我們孩子變聰明?還是變笨了?」這位媽媽慷慨激昂的附和著。
「就是啊!上次我聽演講時,就有專家學者說到,如果孩子從兩歲起,每天看一小時電視,或玩電玩,當七歲進入小學時,他們用來學習的專注力會減損10%。可是又有人說電玩可以幫助建立孩子的邏輯思考、語文能力,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?」又一位媽媽忍不住加入戰場。
「電玩把孩子變聰明了?還是變笨了?」這是現代父母迫切想知道的課題,現在就來看看一些相關的學術研究結果。

費林效應
專門研究人類智能發展的紐西蘭渥太構大學費林教授,從1984年起進行的研究,發現在將近30個已開發國家裡,新世代的IQ測試成績有顯著躍進,於是引燃了一場沸沸揚揚的費林效應。
費林教授認為IQ測試分數普遍提升的可能原因是:因為時空和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,人們回答問題的思考模式較符合測試計分所要求的「標準答案」。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,這幾十年來教育普及,不僅讓受教育人數增加,而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愈來愈多,形成一個良性社會風潮,因而在認知技巧上有了顯著的躍進。費林認為普及的高等教育是目前IQ測試分數普遍提升的重要原因,但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。

電玩把孩子變聰明了
有些人認為,這幾十年崛起的科技產品,例如:電視、電腦、電玩、線上遊戲,是讓我們孩子在一個世代間突然變聰明的重要因素。他們覺得普及的電視、電玩可以提供人們豐富、多元、快捷的資訊,在遊樂中增進手眼協調力、迅速敏銳的觀察力、強化邏輯推理能力、提升做深度思考的策略能力。
教育性的益智電玩,對知識的學習和獲得,似乎是個效果相當良好的教學輔助工具。電玩遊戲的程式設計:色彩繽紛、悅耳動聽的聲光效果,正面立即回饋、安全多變的虛擬空間,非常符合我們腦子喜新厭舊的偏好。因此,在書本裡記不得的死硬知識,化成了會唱會跳、懸疑緊湊、生動活潑,能立即得到鼓勵、獎賞的遊戲之後,原本記不得、忘得快的知識,馬上像強力膠一樣牢牢黏在腦裡。在威斯康辛大學從事學習研究的吉教授,綜觀益智電玩的優缺點,指出雖然電玩有引人上癮的隱憂,卻具有能幫助學習、增進認知能力、強化思考策略的好處,因而對電玩遊戲抱持肯定、贊成的態度。

電玩把孩子變笨了
就像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樣,有人舉雙手贊成孩子玩電玩,自然也有人持存疑態度,甚至認定它是現代社會的洪水猛獸而嚴重抗議、反對。
知名教育心理學家希莉博士和腦神經科學專家瑞絲特醫師,在他們的研究結果中指出:當電視、電玩這類的科技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空間時,我們在教室裡、社區中看到愈來愈多注意力不集中、漫不經心的孩子。一遇到困境、挫折,不是用拳打腳踢、怒言相向的反社會行為來解決問題、處理人際間的細微末節。要不然就像溫室裡的花朵,承受不了小小壓力、打擊,馬上情緒低落、焦慮不安,無法在挫折裡恢復原始欣欣向榮的生命力,對必須用腦思考的閱讀,要有耐心、毅力完成學校的課業,失去學習動力和效率。
他們綜觀目前發表的科學研究,指出問題癥結在於掌管情緒的腦部構造和前額葉之間的連結不完全。這些必須藉由人際親密溝通、互動、模仿學習,才能連結建構起的腦神經迴路,被大量的電玩、電腦、電視所取代。於是,孩子出現注意力散漫、反社會暴力行為、情緒障礙、社交無能的現象,變得愈來愈普遍。
在德國、美國、丹麥、荷蘭、日本等不同國家的醫學研究中心都發現,當兒童和青少年在打暴力電玩時,他們腦內的前額葉呈現被抑制、停止運作的情景,而腦內的鏡像神經元,更忠實的將暴力電玩的影像儲存建檔。因此,心理學家和腦神經科學家,對家長、老師提出鄭重警告,讓正在成長發育的孩子遠離這些具有暴力、打鬥、血腥畫面及內容的科技產品。

慎選適合的電玩最重要
所謂「水能載舟,也能覆舟」,決定電玩對孩子影響的主導權,其實掌握在父母手裡。首先,必須為孩子慎選一個適合孩子年齡層,內容和程式設計有助於認知發展,能幫助思考,建立起前額葉邏輯推理策劃能力的電玩遊戲。再來,就是好好理解電視、電玩對孩子成長中的腦部可能造成的影響。最後把電玩當成一種教育、教學的輔助工具,而不是陪伴他成長的唯一良伴和保姆。這樣才能把電玩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,將它當作調劑身心、幫助學習的工具和方法之一,而不是主宰生活的全部。如此一來,我們才不會因孩子的「迷網」而迷惘。




春、夏之際賞花去
撰文/鄭元春(國立臺灣博物館前植物學組組長)
春、夏正是百花齊放的季節,趁著假日,舉家到戶外賞花、觀察植物,既能充實知識,也能調劑生活。但是在賞花的同時,該留意些什麼才能加深印象,欣賞植物之美呢?

臺灣的春、夏季時,的確是花開處處、生機盎然,挑個沒有下雨的週休二日,舉家邁向戶外,絕對是最佳的生活調劑,也是充實自然知識的大好機會。值得思考的是,要到什麼地方去?哪些地方有什麼植物可供欣賞?在看花、賞花時,該注意哪些事項?在這兒,筆者樂於提供個人所學,以及過去多年帶小朋友認識植物的經驗,供為人師長、父母乃至祖父母參考。

樹和葉的觀察
戶外賞花可以大致分為三類,一是各地的庭園、公園及校園;二是花市或花店、苗圃等;三是郊外或山區。 庭園、公園或校園中,有各種人工栽植的植物,也有路旁、草坪自行生長的各種野花,你可以領著孩子們看看樹幹的顏色、紋路、孔洞等;葉子的厚薄、形狀、大小、質地,是否有毛及葉片的排列方式(即葉序,如互生、對生、輪生等)等,如果方便,還可以稍微用點力,揉搓一下各種植物的葉片,聞聞它們所散發出來的味道,這絕對有助於辨識各種外型相近的花草樹木。

花朵和果實的觀察
花朵和果實,是辨別植物最主要的依據,你一定要和孩子們仔細觀察花瓣的數目、花朵的形狀與顏色、花群的排列方式(也就是花序)以及花蕊(尤其是雄蕊)的數量等;果實則要注意成熟後的大小、顏色、質地(乾質或有汁液)以及開裂方式等。如果能看到種子,那麼不妨觀察一下它們的形狀、大小、顏色及花紋等。要是孩子們的興致很高,還可以請他們拍攝或記錄一下植物的各種特徵,甚至用快速素描的方式,畫下各種草木的外觀,及葉、花、果的特徵等,這樣做絕對可以加深印象,並留下資料備查,再與植物圖鑑對照,如此一來對植物的認識必然事半功倍。 在花市、花店或花圃裡看植物,可以盡量向花農請教各種花草樹木的特性、如何照顧與管理、繁殖方式及病蟲害防治的方法等,當然前面所提到的觀察要訣同樣適用。

郊外賞花注意事項
在郊外或山區賞花,首重安全與保育。安全就是要留意地形、地勢、蛇及毒蟲,甚至有毒植物等。地形、蛇及毒蟲應該比較容易注意和防範,但植物是否有毒,則非常人所能判斷,不過只要記得有乳汁、有辛辣味、有棘刺的植物不要隨意去碰觸,就不會輕易被傷害了。

愛護大自然,賞花一起來
自然保育工作不只是要保護動、植物,對環境的保護尤其重要。一般人在保育上能盡力的,除了被動的不攀折花木、不捕殺野生動物外,更應該主動清除垃圾、防止汙染,最好還能勇於檢舉汙染源等,譬如打電話給環保單位,告知工廠排放廢水及水源地飼養禽畜等。 利用春暖花開以及夏季繽紛翠綠的時節,全家一起外出賞花,整個過程和結果的感覺應該是快活、美好的,但如何將這種感覺永遠持續下來,使後代子孫也能同享其樂,有賴全民一起重視環境教育,孩子們更應從小給予這個概念,希望大家一起來,時時刻刻不能懈怠、不能忘記。
上一則  52  下一則  
 
  回上一頁 Top  
 
 
線上徵才 | 查看購物車 | Q&A | 講座活動 | 新書發表 | 活動花絮 | APP 隱私權聲明
臺灣麥克集團 |11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258巷50號5樓 |統編 22459769
電話︰+886-2-87971168|傳真︰+886-2-87971169
Copyright 2012@Taiwan Mac Educational Co.,Ltd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.禁止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