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tmac.com.tw
 會員特區   關於我們   全臺據點   玩具/布書   查看購物車  
 
父母角色
一般教養
特殊教養
 科學達人
 
信箱
密碼
?忘記密碼∼
+立即加入
線上徵才
查看購物車
Q&A
講座活動
新書發表
活動花絮
APP 隱私權聲明
 








如何讓孩子具有利他的精神? 撰文/游乾桂(親職教育專家)|麥克DO科學-31
  
孩子即便到了七歲、九歲、十二歲,或者更大一點的青春期,依舊屬於「利己」階段,很難體會「利他」的道理。但在成長過程中,父母可以用「身教」的方式,來引導孩子學習利他精神。當孩子體會到「利他」即是「利己」時,就能發揮利他和服務的精神了。
巨大的聲響,伴隨哭鬧聲,從書房傳了過來,沒有意外,一定是兩個小傢伙又在吵架了。即使我身為親職教育專家,事實上也無法阻止一雙兒女的一再犯行,他們大約從三歲開始,有了行為能力以來,就爭執不斷,有時候只是口角,嚴重一點會相互拉扯,最麻煩的就是打架,甚至是像動物一樣的撕咬了。「爸爸,姊姊打我。」「媽媽,弟弟踢我。」「爸爸,姊姊捏我好痛。」「媽媽,弟弟捉我的頭髮。」「給我住手!」最後這一句是吆喝聲,我嚷著。從小到大,這些事兒似乎一直沒有斷過,印象大約直到青春期吧,它真像一個家的一段慘烈的戰爭史,而我忍不住嘶吼開來。那一刻,我突兀的想起辛棄疾在〈西江月〉一詞中的一段話∣「乃翁依舊管些兒,管竹、管山、管水」,我很想把它改成「管兒、管女、管吵架」。當下感到很生氣,因為我們這一代總被灌輸兄友弟恭、孔融讓梨等等庭訓,事實卻又全非如此,兄友弟恭者少之又少,孔融讓梨更是絕無僅有,不搶已算客氣了,怎麼會讓?而今兒女漸長,回想起這一段「艱辛歲月」,還真有些心得,我看見了一些「可變」與「不可變」的道理。引導孩子「利他﹂的方法我的定理很簡單,屬於基因、遺傳等等成長記事的,人為難以操弄的,當然「不可變」,這也是當父母親的人不可不知的道理,三歲就是三歲,絕非三十歲,有些道理得到三十歲才能懂得,比方說,人生觀,便不可要求孩子三歲就懂了;六歲不是二十六歲,無法要求他體貼孝順,反而六親不認,打打鬧鬧比較接近事實。即便到了七歲、九歲、十二歲,甚至是更大一點的青春期,依舊屬於「利己」階段,很難體會「利他」的道理,除非透過「教」。我們往往以為教,就是「說教」,講一堆大道理,事實上最佳的方式有兩種,一是玩,二是吵。「嬉無益」的想法長年深植人心,我們極怕孩子玩,可是沒有玩,何來樂?沒有樂趣的工作,與其叫工作,不如叫牢獄,為了釐清玩樂的好處,我特別寫了一本書,叫做《嬉遊記∣用玩樂啟發孩子的大智慧》,我在書中寫出童年玩樂給我什麼樣的智慧啟發;有玩就有吵是天經的道理,孩子的吵架等同於大人的溝通,他們透過吵架,找到彼此認同的方式,建立新的規則,不再重蹈覆轍。

爭吵並非如我們所想像的一樣,一無是處,它不僅有好處,甚至可說是好處多多!我與弟弟從小爭吵,但長大之後卻手足情深,我的兒子與女兒亦復如是,我很羨慕的告訴他們:「你們姐弟倆的感情簡直讓人嫉妒。」
這種說法,並不代表什麼事也不必做,只是一味的等待,相反的,要做很多事,這叫「可變」之法。
最該變的不是小孩,而是大人;父母的角色很重要,不可以讓孩子覺得偏袒某一方,尤其是像個指揮家,指定弟弟一定得讓姊姊,這會令人不服氣的,公平是重點,讓他們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委屈,並且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,從中找到交集;只要處理得宜,孩子多半會服從,甚至可以因而得到分享與禮讓,未來受用不盡。
父母的重點理應放於此,而非擺在責罵,讓問題失去焦距。
很多家庭很怕玩樂之後的殘局,比方說,收玩具,我可不怕,因為我有方法。我用激將法,說我收玩具比他們快多了,兒子不服氣,說他也能收得很快,姊姊也加人戰局。於是,我把散落一地的玩具分成三分,前方置三個籃子,設計一套投遞規則,比賽開始,投籃神準的弟弟,很快的,就收好他的那一分玩具了,姊姊第二,我佯裝慢動作,排名第三,這下孩子可高興,他們覺得自己是贏家;有時我也讓他們嘗試一個人收玩具,孩子就會發現比較枯燥,比較慢,因而從中了解合作的好處。
我在家中是出了名的「道歉王」,兒女有時會不懷好意的提醒:如果不犯錯,就不必道歉了,但我還是堅持不對的人都得道歉,這是原則。道歉可抵千過,姊姊錯了,就得跟弟弟道歉,我如是,媽媽也不可免,即使有了摩擦,也不至於傷了情感。

「利他」即是「利己」,一舉兩得
我喜歡看優點,而非缺點,這麼一來,孩子就不必爭寵了,每個人都被誇獎,行為都被肯定,常常被說好,就會朝陽光的目的地前進了;研究指出,擅長看人優點的人比較屬於利他主義者,只看缺點的人,屬於利己主義者,前者的人際關係佳,後者差;這些其實不用實驗佐證,我們也能略知一、二,試想常常誇讚,說人家漂亮,待人友善的,怎會人際不佳呢?
原來利他根本不只是利他,它有更多的反向作用得以利己,一舉兩得。

言教不如身教
最後是身教,我一直強調言教不如身教,說了一堆大道理,不如自己以身作則,用行動教小孩;父母怎麼做的,孩子從中學。
每逢天災,我一定會做一件事,捐錢救急;同時要求孩子提撥一點私房錢,捐給四川大地震、印尼海嘯、九二一災民……我提醒孩子錢是賺來用的,不是藏的,小錢可以有大用,而利他就是大用之用了。
有事弟子服其勞是利他,我示範給孩子看,我的媽媽高齡八十八歲,老人家一聲令下,我馬上抵達,服侍於她。她想吃好吃的,我開車出去買;她說腰酸背痛,我動手按摩,這些全是舉手之勞,卻可以讓孩子學到利他精神。
這些作法我當然是有目的的,設想有一天他們大了,我也老了,希望我的一聲令下,兒女們也能快馬加鞭趕來,利我一下。

利他精神就是「愛」
利他的精神,其實就是「愛」,如
果只有學歷、分數、成就等等,缺乏愛,這個社會會變得很可怕,因為醫生缺乏愛如同醫死;科學家沒有愛,則是恐怖分子;食品專家沒有愛,會製造出有毒的物品販售;遺傳基因學家沒愛,可能會亂了基因圖譜,導致物種大亂。這也難怪孔子的《論語》會以〈學而篇〉開章,文中說:「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;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」,做人第一,學問第二,正是利他精神的展現。




如何建構知識城堡?
撰文/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如果孩子擁有超強記憶,能把教科書上所有的內容一字不漏的全都記下來,考試成績想必較能符合父母的期待,但孩子的學習成效是不是也會隨之提高呢?讓孩子學習各種記憶術,對增進記憶真的有幫助嗎?一起來探討。
想像一下,當面對一頁艱深難懂的教科書內容時,如果人的記憶能忠實的像黃石公園裡的噴泉,以8-10秒速度完全掃描、記錄,儲存到腦內,而且又可以像電腦般放進關鍵字,所有資訊都能一字不漏完全列印出來該有多好。每天被龐大資訊、知識逼得幾乎無法喘息的現代文明人,不禁奢想著能擁有這般超強記憶,不管在任何一方知識領域遊走,都一定能揮灑自如、遊刃有餘,傲視群倫吧!

過目不忘不一定成為天才
這樣的奢想,也有實現的一天,有個名叫金•皮克的中年男子,就擁有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,他可以倒背如流的書籍超過萬本,這些書籍所收錄的知識橫跨15個專業領域。一想到他腦內擁有堪可比擬電腦搜尋網路般豐富的知識,我們不禁猜想,他可能是個跨越多領域的學術專家,或者是個可以傲視達文西、愛因斯坦、愛迪生的天賦奇才。但事實上,雖然金•皮克腦內擁有著無人可及的強大資料庫,但他卻是個無法獨立思考、沒有生活自理能力,缺乏善用智識來解決問題的自閉症患者。

記憶的重要性
記憶,是讓生命能留下痕跡、累積智慧的腦內運作方式。沒有了記憶,生命故事宛如水上漣漪,智識猶如荒漠裡隨風狂舞的細沙,尋不出曾經存在的蹤跡。因此,所有人一心認定求取學問最重要的第一要件是記憶,除了記憶之外,還是記憶。 所以,學校裡層出不窮的大考、小考,考的都是記憶、背誦,以為每一個滿分都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。當腦沒辦法像掃描器般,把書本裡鉅細靡遺的資訊完全儲存時,也以為是腦內記憶運作方式出了問題。於是除了吃腦補腦的傳統療法外,又增加許多五花八門增強記憶的新妙方,企盼自己的記憶能如金•皮克般真實如影印機。

理解是提升記憶的最佳途徑
可惜的是,這些被焦慮驅使而捧著大把銀兩去學習各種記憶術的人們,並不清楚記憶是如何在腦內成形。記憶在我們腦內原始設定只會篩選、記取、儲存自認重要,或是對自己而言有意義的訊息,對那些枝枝節節、自覺無關緊要的資訊,就用隨風飄逝的豁達,一笑置之。對於平日記得少、忘得多、記憶如流水的現象,並不是用死背活背,或是用各種記憶法可以防堵得住。最好且一勞永逸的補強方法,在於如何讓腦子充分理解學習內容,盡可能和生活、實際運作間做連結,使艱深、瑣碎的知識在腦內產生意義,願意駐足,變成永久記憶,也才能成為砌起知識城堡時所需的一塊塊基石。

活用知識,才能發揮力量
人們常說:「知識就是力量。」,在•皮克身上可以發現即使擁有無人可及的知識,但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時,猶如擁有滿坑滿谷堅實美麗的礫 石,也無法建構起一座巍峨的知識城堡。唯有能在腦內描繪出藍圖,活用所有知識基石的人,才能慢慢的建構起知識殿堂,在生命裡發揮巨大影響力。
上一則  56  下一則  
 
  回上一頁 Top  
 
 
線上徵才 | 查看購物車 | Q&A | 講座活動 | 新書發表 | 活動花絮 | APP 隱私權聲明
臺灣麥克集團 |11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258巷50號5樓 |統編 22459769
電話︰+886-2-87971168|傳真︰+886-2-87971169
Copyright 2012@Taiwan Mac Educational Co.,Ltd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.禁止轉載